本文由亚洲塔罗协会RAS学社学员原创
转载需联系
真正的人生体验无关年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此时此刻才正式开始!
以下我所表达的内容,是我目前为止所学到的哲人生活态度,用我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带有点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那么多的哲学洞见,只是汇集了一些我所认为的有用“常识”,我坚定的认为,知识不一定可以让你成为强者,但是“常识”可以。希望这篇文章给予部分身陷囹圄失去方向的人一点思维辅助。
01
知行合一
展开剩余86%阅读锻炼思维,努力可以提高执行
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各种不同角度的看法和见解,对于生存都基本已经了解到了一定的规则。但就算是平常生活,我们依然还有很多很现实的问题和焦虑难以说清道明。很多人因为“内耗”而造成惰性,以为是心力不足,于是我从心理学又跑到哲学里想着找出一百种立竿见影的“百忧解”,我发现真正的智慧依旧是真知,伯特兰.罗素说的最直接,“听过”还不是“真知”,知行合一才是真知!
解决内耗的答案都在个人身上,我承认了,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阅读是极度痛苦的,伤眼又伤神,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还有文化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天赋也都不一样,所以大部分的人只需要做对当下生活有用的事情即可,认知思维也是可以在努力中不断提升。阅读和努力做不到两者,必须择一。因为这两个东西都可破解“内耗”,而且是别人拿不走的!
02
普通人的矛盾
只有经济纠纷,提高个人经济能力很重要
2025年中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与全面转型的关键时代,大家都在各自领域里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还在承担着各种家庭与社会责任。生活压力,思维差异,内耗一直是常态,导致很多的矛盾。而矛盾的起源其实就是 —“经济能力”。
“闲生百病,忙解千愁”,解决矛盾,最简单的行为就是出去工作。
这个世界真的不需要那么多聪明人,承认自己很笨也是一种修行。
最稳定的“修行”就是有一个职业,更伟大的“修行”才是事业。有人喜欢创造事业,也有人喜欢自由职业。创业需要高强度执行力、能力,这些只是基础,创业成功也需要金钱和资源平台等,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创业你要有脑子,有了脑子你还要努力,努力了,你需要勇气还更需要运气!所以创业成功是为少数的人准备的。当下也很多人热衷于自由职业,全球自由职业者可能占劳动力的40%以上,自由职业也是同样建立在强执行力上,也需要面对市场的波动和挑战,许多自由职业的成功,需建立在专业技能和个人IP打造,看似轻而易举,实则也属实不易。这两者的共通之处,都基于执行力。
普通人需要的一定不是伟大而是努力,然后坚定的去执行!
03
不工作,眼前只有雄与雌
工作了,才有机会知道“雄雌”有文明
别把“躺平”和“自由”浪漫化,这是一个自卑的人为自己逃避生活而说的谎罢了,不要去为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找借口。自卑感最终的结果会变成无礼,律法都不接受无礼的人,更何况你身边的亲近人。
承认自己需要工作,是强化自己内在能量的方式之一,也是对抗焦虑的第一步!心态一直在决定你生活的一切,拿着薪资,去积累经验,你的工作经验未来都会转化成你最终的武器,能够好好上班,也已经是日常生活里最不平凡的自律。所以你们都出来工作吗?还是要关在“房间”里,继续当那个自己认为的“聪明人”?
走不出“房间”的都是可怜人,在外面拼杀时间的人,永远不可能看得起躲在角落的可怜人,所以还在为自己的那一点点面子而辩解吗?
人类最深层的本质是渴望被重视,渴望就是为了满足自尊,然而真正的尊严是走出去,让别人看到你,认识你!
外面的每个人都在忙碌,在奔跑的人都不会是你的观众,你才是那个在渴望,在看别人的人。我可以很坦诚的告知一个真相,在咖啡厅和下午茶仪式里的聚众消磨跟村口坐在木椅上的祥林嫂们没什么两样!
奇葩说里的李诞,我很喜欢他说的一句话:“人生在世,你只要知道两件事:一是这世上肯定存在不需要工作也很聪明的人。二那个人不是你。”李诞在我们看来,他是成功的,但其实他曾经也和我们一样,都是基层人,只不过他走出去了,所以他相对比我们是成功了。但是他的话,你听懂了吗?听懂了,但是也没有用,你做得到走出来吗?
所以先出来工作吧,上班可以逼你规律作息,让你接触人和知识,同时还能学会“情绪管理”。每一笔的收入,不管多或少,那就是情绪价值!只要人活着,就需要流动流通。稳定的收入、固定的社交、可控的节奏,才是基层人最踏实的底气。这两年公司厂家包括各业大裁员,创业暴雷,自由职业也在内卷竞争。普通人没资源平台,能稳稳领工资,交医社保,已经是中等偏上的选择,那如果你连这种选择都没有呢?那就把自己狠狠的摁在更底层,去做,去看,去学,去模仿优秀人的思维!小钱很好搞的,日积月累搞小钱的同时,思维方式也会提升,才有机会跟更优秀的人继续竞争。人和人就算放在同一个地方,也会成就不一样的人才出来,因为人和人不一样!很多的企业领导也都有在底层摸索过,这也是可以让人学会人情世故的方式之一。
04
“毒鸡汤”与“爽文”
是利用幸存者偏差,会扭曲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当下普通人最缺的一直都是独立的思考和思想,工作让你有“经济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思考和思想。
巴菲特的经典语录之一:“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LUO泳。”上班不是没追求,也不是废物牛马才做的事情,而是成年人的风险控制,它托住你的下限,让你有余力规划上限。职场是“低成本见世面”的地方,商业领域是向上认知的重要出口。再普通的职位里也有江湖。这些老掉牙的文字,大家都看过。但上班真正的价值,其实是通人性!深度研究心理学那么久,我是知道人的心理构造非常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但是每个人每个当下,都会有一夜脱相的恶,所以不要听普通的言语,要思考成功者的思维。真正的生活体验就是让自己置身于社会规则当中,别人说的,哪怕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对象,大部分人的言语,都只是属于他个人意识延伸出的他自己的人生课题,那不是你的!
未来是科技经济时代,但也是高纬时代。
思维认知越高,你能给自己的情绪价值就越高!大数据给你输出的毒文,是对思维认知能力不足的人说的最大谎言!他们只是为了挣你这个没“经济能力”的人的钱,因为你没有“经济能力”,所以要洗你的脑,刷你的认知,他们喜欢你是个笨蛋,笨蛋比较好骗。
“经济能力”无非就是可以随时随地在各种职业领域,能屈能伸!只要有了这种能力,你才有机会人格独立,只有人格的独立,才会对任何人祛魅,这种能力,无关物质,但是有这种能力的人,他可以随时随地过好自己,工作的意义是找回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不会委屈不会内耗,因为工作了之后选择会很多。人只要活着,最终级的课题,都只是为了完善自己,寻找真我,与其他无关。体验工作是普通人通往这条道的最简易方式之一!
我是MIYA
习惯结合塔罗+心理学与大家深度交流
20岁的我习惯用自己学到的“皮毛理论”去解决顾客的疑问,但更多的只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人格魅力罢了,20岁的我是自恋+自大+犒赏型人格。
30岁的我,不再是主题式的阅读,而是更广泛的快速去寻求对自己当下认知有用的智慧。30岁的我是自律+坚定+变态型人格。
目前的我需要极度自律也一如既往需要极乐世界,也期待着未来自己40岁的其他人格呈现!
发布于:北京市富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